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05-11 我要评论

2024年05月11日更新报导,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0 引言【研究意义】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为我国南方特色水果,果实甜酸适口,风味独...

FX农业网 05月11日报导。

浙江省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及其绿色防控技术

0 引言

【研究意义】杨梅[Myrica rubra(Lour.)Sieb.et Zucc.]为我国南方特色水果,果实甜酸适口,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浙江省为我国杨梅主产区,全省杨梅种植面积达8.65万ha,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年产量约50万t,产值48.3亿元,在浙江省水果中产值位居第一,为台州、温州、宁波、丽水、金华等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浙江杨梅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东魁杨梅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病虫害发生呈日益加重趋势,防控任务重、安全隐患大。因此,探明浙江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规律,提出防治对策和绿色防控技术,对确保杨梅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至今,针对浙江省各主产区杨梅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已有较多研究。王洪祥等(1999)、龚洁强和王洪祥(2002)报道浙江省台州市危害杨梅的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干枯病、枝腐病和枯梢病,主要虫害有介壳虫、粉虱类、油桐尺蠖、卷叶蛾类、蓑蛾类和白蚁等,分析了病虫害发生上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但未深入到具体病虫种类调查与绿色防控技术。刘又高等(2006)报道浙江省温州市杨梅癌肿病、褐斑病、介壳虫、蛾类等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但对杨梅其他病虫害的种类尚未有系统调查研究,在化学防治中介绍的药剂多在杨梅上未登记,安全用药面临难题。刘高平等(2013)、邹秀琴等(2015)报道了东魁杨梅简易网室栽培和绿色防控技术。任海英等(2014)报道了杨梅凋萎病、刺蛾类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本研究切入点】从总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浙江杨梅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技术等调查研究仍不够系统深入,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各项措施尚缺乏有机协调和配套,从而影响综合防治技术的实施和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杨梅主产区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及综合治理策略,为杨梅有害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杨梅病虫种类调查

2013~2016年,选择浙东南、浙中和浙西北杨梅主产区18个县(市、区),根据杨梅种植和生长情况,选择不同地区、不同龄组及不同土地条件的杨梅林地进行调查,观察记录杨梅病虫害发生情况,记载发生危害程度,采集相应的病虫标本带回室内鉴定,确定其科、属、种名和病原,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戚行江,2014)整理记录病虫害种类,综合分析发生区域分布及危害程度。

1.2 主要病虫发生危害动态监测

在病虫害普查基础上,在台州市黄岩区等杨梅主产区设点,选取东魁杨梅和荸荠种杨梅两个品种,每个品种按杨梅投产时间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杨梅园,面积1 ha以上,每园选定杨梅10株,每隔5 d观察杨梅果蝇、介壳虫、卷叶蛾、褐斑病和凋萎病等主要病害发生危害及害虫种群消长动态,观察生活习性和影响环境因素,探讨分析病虫发生规律。

1.3 综合防治试验与示范应用

开展杨梅栽培管理、施肥、品种、冬季清园、害虫天敌种类与数量等调查试验,评估分析农业和生物防治对病虫的防控效果。在台州市黄岩区杨梅种植园,于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开展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防治杨梅果蝇试验;于杨梅采收前15 d开展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浙江瑞利生物科技公司生产)200、300和400倍及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广东佛山大兴生物有限公司生产)1000倍防治杨梅介壳虫试验;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每处理小区为2株杨梅树,重复4次,周围设保护行;采用BP-16型喷雾机,每小区喷雾10 kg药液量,叶片正反面均匀喷雾。试验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2004)进行。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进行挂防虫网与不挂防虫网对比试验,每处理20株杨梅,单株挂40目防虫网,挂网后全园停止使用农药,在杨梅成熟后,挂网内外各采摘杨梅果实80个,观察单果果蝇幼虫数量,比较不同时间挂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集成提出杨梅病虫害防控对策与绿色防治技术,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DPS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ISD)(唐启义,2013)。按下列公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量-药后虫量)/药前虫量×100

校正防效(%)=(处理虫口减退率-对照虫口减退率)/(100-对照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杨梅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

普查和定点监测结果(表1和表2)表明,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杨梅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杨梅发生普遍而严重的害虫有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和蚜虫等,发生危害较重的侵染性病害有杨梅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和梢枯病等。

表 1 浙江省杨梅害虫种类与发生危害程度

Table 1 M.rubra pests species,occurrence and damage degree in Zhejiang

+++为严重发生;++为中等程度发生;+为轻发生。表2同

+++represented seriousdamage,++represented secondary serious damage,+represented mild damage.The same was applied in Table 2

表 2 浙江省杨梅病害种类与发生危害程度

Table 2 M.rubra diseases,occurrence and damage degree in Zhejiang

2.2 杨梅主要病虫发生规律

2.2.1 主要害虫

2.2.1.1 介壳虫 介壳虫是杨梅上的重要害虫,其刺吸寄主汁液,使杨梅长势衰弱,受害严重者甚至整株枯死。杨梅介壳虫的种类较多,有柏牡蛎蚧、榆蛎盾蚧、樟网盾蚧、锯腹蛎盾蚧、茶糠蚧、蚌形蚧、台湾蜕盾蚧、红褐圆盾蚧、吹绵蚧、红蜡蚧、角蜡蚧和桑纽蚧等。在浙江台州、温州和丽水等地以柏牡蛎蚧为主。

柏牡蛎蚧在浙江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或叶片上越冬,翌年4月中旬雌成虫产卵,4月下旬~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中旬若虫孵化,5月下旬~6月上旬为孵化高峰和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杨梅春梢;6月上旬始见雄成虫,7月上旬达高峰,与雌成虫交配后,于7月中下旬雌成虫产卵,并开始孵化,8月上旬为第2代若虫盛发期,主要危害杨梅夏梢。该虫在浙江各杨梅主产区均有分布,雌成虫主要危害1~3年生杨梅枝梢,并具群集性,雄成虫主要固定在叶片的中脉两侧,主要危害杨梅春梢,嫩枝被害后,表皮皱缩,秋后干枯而死;叶片被害后,呈棕褐色,叶柄变脆,早期落叶;树枝被害后,生长不育,树势衰弱,出现大量落叶、枯枝,危害严重时杨梅全株枯死,犹如火烧。

2.2.1.2 杨梅果蝇 果蝇是杨梅采摘及贮藏过程中的主要害虫,以雌果蝇产卵于成熟的杨梅果实上,幼虫孵出后在果肉内蛀食,使被害果凹凸不平,果汁外溢、落果,严重影响杨梅的产量和品质。浙江省杨梅果蝇有黑腹果蝇、拟果蝇、高桥氏果蝇和伊米果蝇等,其中黑腹果蝇和拟果蝇是优势种,也是姊妹种,亲缘关系很近,在浙江台州和温州等地以黑腹果蝇为主。

黑腹果蝇成虫体型较小,体长3.0~4.0 mm,卵约0.5 mm,幼蛆乳白色或黄白色,长约2.0 mm。杨梅果蝇在田间世代重叠,不易划分代数。在气温20~25℃、湿度65%~85%条件下,一个世代历期为9~12 d。该虫以成虫产卵在果实上,适温下1~2 d孵化成幼虫,幼虫取食果肉造成烂果和落果,老熟幼虫随果落地在表土层化蛹,经过4~5 d的变态发育,最后破蛹而出成为成虫,成虫约2 h即可产卵。据台州等地观测发现,5月中旬以前,杨梅果实未成熟软化,生果不能成为食源,果蝇发生数量少;6月上中旬随着杨梅果实不断成熟,果蝇有了合适的食物,出现危害盛期,当全果园的杨梅成熟率达70%~80%时,果蝇成虫数量高、危害重;7月中旬果实采收后,因有大量落果和树上残留果,果蝇再次出现成虫高峰期;其后随着食物的缺少,虫量下降。在台州、温州和丽水等地杨梅果蝇种群数量全年出现2次高峰期,第1次在6月中下旬,第2次在7月中旬,以6月中下旬对杨梅成熟期果实的危害并引发白腐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2.1.3 卷叶蛾 危害杨梅的卷叶蛾类主要有小黄卷叶蛾、拟小黄卷叶蛾、褐带长卷叶蛾和拟后黄卷叶蛾。这4种卷叶蛾的生物习性、发生规律相似,在杨梅树顶端新抽生的幼嫩叶片上吐丝裹成一团,幼虫卷于其中,早晚啃食叶肉。幼虫老熟后结茧化蛹,使新梢生长缓慢,长势衰弱;幼虫危害嫩叶,卷缩成虫包,严重时新梢一片焦枯。在浙江台州等地,以小黄卷叶蛾为主。

小黄卷叶蛾在浙江一年发生4~5代,以3~5龄幼虫在卷叶内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至7~10℃时开始活动为害。除第1代发生较集中外,其余各代常有世代重叠现象,以5月中旬~6月中旬的第2代幼虫和7月上旬~8月下旬的第3~4代幼虫危害最严重。

2.2.1.4 尺蠖 油桐尺蠖又名大尺蠖、拱背虫,幼虫咬食叶面,是一种暴食性害虫。油桐尺蠖幼虫以阴天、傍晚危害最严重,此虫发生猖獗时,叶片全被吃光,杨梅园成片枝条光秃,严重影响产量。该虫在浙江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根际表土中越冬。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6月下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中旬~8月下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下旬~11月中旬。

2.2.1.5 粉虱 危害杨梅的粉虱有杨梅粉虱、黑刺粉虱、油茶黑胶粉虱和柑橘粉虱等,以幼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汁液,常分泌大量蜜露等排泄物,从而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枝枯叶落,树势衰退,产量下降。在浙江杨梅产区以杨梅粉虱和黑刺粉虱发生危害为主。

杨梅粉虱雌成虫体长约1.20 mm,雄成虫体长约0.80 mm,幼虫体长约0.25 mm。在浙江一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叶背越冬。

黑刺粉虱在浙江一年发生4代,世代不整齐,以2~3龄幼虫在叶背越冬,一般3月中旬化蛹,3月下旬~4月越冬代蛹羽化为成虫,随即产卵。各虫态发育重叠,第1、2、3和4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4~5月、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下旬~11月。初羽化的成虫喜欢在树冠较阴暗的环境中活动,尤其喜欢幼嫩枝叶。每头雌成虫可产卵10~100余粒,多产在叶背上,卵散生或聚生。

2.2.1.6 蚜虫 危害杨梅的蚜虫主要为棉蚜,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杨梅新梢、嫩茎或幼芽上吮吸汁液,影响杨梅树势,并诱发煤烟病。在浙江一年发生8代以上,以卵在枝条上越冬,2月中下旬~3月中旬孵化,一年中以4~6月和9~10月发生较多,12月产卵越冬。

2.2.2 主要病害

2.2.2.1 褐斑病 杨梅褐斑病俗称杨梅红点,主要危害杨梅叶片,引起大量落叶,花芽萎蔫,小枝枯死,树势衰弱,直至树体死亡。病菌以子囊果在落叶或树上的病叶中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开始形成子囊孢子,借风、雨水传播蔓延。病症出现时,开始在叶面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8 mm。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褐色或灰白色,其上散生黑色小斑点,多数病斑相互连接形成较大的斑块,致使病叶干枯脱落。该病的发病轻重与5~6月雨水多少及杨梅园潮湿程度和树势强弱关系密切。

2.2.2.2 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主要危害杨梅树干或枝条,尤以2~3年生的枝梢受害严重,是杨梅枝干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病初期在病枝上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扩展形成肿瘤,表面凹凸不平,粗糙,木栓质坚硬,变成褐色或黑褐色。病菌在病枝肿瘤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天肿瘤表面溢出菌脓,借风雨传播,从寄主叶痕或伤口处侵入,潜伏期20~30 d,发病后又产生菌脓不断进行再侵染。5~6月雨水多的年份易发病,管理粗放,排水不良的杨梅园发病重。

2.2.2.3 赤衣病 杨梅赤衣病主要危害杨梅枝干,尤以主枝及侧枝发病较多,导致树势衰弱,枝条枯死,直至全株死亡。该病发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被害处覆盖一层薄的粉红色霉层,病菌以菌丝在病部越冬,次年春季气温上升,树叶流动时向四周蔓延扩散,在老病斑边缘产生粉状物,由风雨传播,从杨梅伤口侵入危害。该病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发生,5~6月盛发,5月下旬~6月上旬和9月上旬~10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病害的发生与温度和雨量有密切关系,4~6月温暖多雨季节发病较重,7~8月高温干旱季节发病减轻。

2.2.2.4 白腐病 杨梅白腐病又称杨梅白腐烂、烂杨梅,一般在杨梅开采后的中后期在果实表面上滋生白色霉状物,随着时间的延长,白点面积逐渐增大,一般不到2 d,带白点的杨梅果实即落地,被害果不能食用。病菌在腐烂果或土中越冬,靠暴雨冲击将病菌飞溅到树冠近地面的果实上,再经雨水冲击,致使整个树冠被侵染。杨梅成熟期雨水越多、杨梅成熟度越高、果实软腐、病菌滋生,通常发病较重。如遇果蝇危害,常引发杨梅白腐病。

2.2.2.5 凋萎病 杨梅凋萎病是一种突发性枝叶凋萎的新病害,在浙江瑞安、黄岩、仙居、临海和天台等杨梅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该病发生时,杨梅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症状初现时一般不落叶,1~2个月后逐渐落叶。幼树发病后1~2个月,地上部分逐渐枯死,大树发病当年枝梢枯死,严重影响树势。每年3~9月为该病暴发期,品种间感病性有明显差异,以东魁杨梅发病居多,其他品种发病较轻。管理措施对杨梅发病有影响,肥料施用过多、修剪严重的树更容易发病。

2.2.2.6 梢枯病 杨梅梢枯病是由杨梅树体缺硼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该病发生后,杨梅梢枯、枝丛生、叶片小、不结果或少量结果。浙江兰溪和临海等地常有此病发生。该病的发生与杨梅的种植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除与土层浅、不施有机肥和多施过磷酸钙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土壤缺少有效硼、交换性钙钾及速效磷含量高等因子有关。

2.3 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2.3.1 防控对策 杨梅病虫害的防控应从农林生态系统总体出发,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选用农业、生物、物理防治技术,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讲求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机配合与协调,可持续控制病虫害,达到控害、护益、安全、环保、增效的目的。

2.3.2 绿色防控技术

2.3.2.1 加强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适于浙江省大面积栽培的杨梅品种有东魁杨梅、荸荠种杨梅、晚稻杨梅和丁嶴杨梅。选用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嫁接苗木定植。(2)合理密植。选择土壤肥沃、光照条件好的山坡地建园,以红黄壤土或黄壤土建园最佳。可春植或秋植,一般每公顷种植杨梅300~450株,株行距4~5 m×5~6 m。(3)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适量补充钙、镁、铁、硼、锌、锰、铜、钼等微量元素,促进植株平衡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4)整形修剪。可在杨梅生长期(挂果期除外)和休眠期采用环割、拉枝与撑枝、摘梢、短截和疏删等方法整形修剪,促进枝干强壮,增大结果面积,获得优质丰产。(5)冬季清园。冬季气温低,害虫进入休眠越冬,病害的孢子和病原菌也随冬剪下来的病叶和病枝残留在园中,此时可将修剪下来的枯枝、落叶、杂草等集中清理出果园,进行沤肥或深埋。刮除树干上的老翘皮、粗皮,并用涂白剂涂刷杨梅主干、主枝部位,清除病虫越冬场所和越冬病菌。也可用石硫合剂喷洒树干、枝条和地面,或选用松脂酸钠、矿物油、机油等药剂防治,以减少来年病虫害基数。

2.3.2.2 推广以防虫网覆盖为主的物理防治技术

针对杨梅果实采收期间受果蝇危害导致产量损失、品质下降的生产实际,在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进行了杨梅单株全树覆盖防虫网(即在杨梅采收前以40目防虫网为幔,以毛竹或钢筋为支架进行单株全树覆盖,简称罗幔杨梅,图1)对果蝇的防控效果试验示范,结果(表3)表明,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杨梅果实成熟期有虫果率为8.75%和6.25%,对照区不挂防虫网的有虫果率为87.50%;单果平均虫量挂防虫网处理分别为0.08和0.05头,对照区为6.19头,挂防虫网处理的防控效果分别为98.71%和99.19%。该方法可阻断果蝇等害虫对杨梅的危害,停止或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障了杨梅果实的食用安全。杨梅是喜阴耐湿的作物,挂网后,晴天具有遮光保湿作用,雨天具有避雨保温作用,有利于杨梅果实的发育,可适当推迟杨梅成熟期2~3 d,提高杨梅果实的外观品质和产量,杨梅市场售价普遍提高30%以上,单株杨梅平均增收40%~50%。此外,采用灯光、性诱、色板和糖醋液等诱杀,对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害虫也有一定防效。

图 1 罗幔覆盖栽培技术

Fig.1 Netcover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表 3 防虫网覆盖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

Table 3 Controleffects ofinsectnetcultivation technique on M.rubra fruitflies

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4和表5同

Differentlow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ed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 same was applied in Table 4 and Table 5

2.3.2.3 药剂防治 杨梅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重,用药防治不可避免。应选用对人畜安全、无污染环境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用植物源、生物源农药。不同药剂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4、表5)显示,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300、400倍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24%、85.99%、35.13%和76.48%,表明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具有良好的防效,乙基多杀菌素以2000倍液、20%松脂酸钠以200倍液喷雾防治为宜,且使用安全,目前这2种药剂已在杨梅上登记,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表 4 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

Table 4 Controleffects of 60 g/L spinetoram SC 2000 times liquid on M.rubra fruitflies

表 5 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和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Table 5 Controleffects of 20%sodium pimaric acid SP and 25%buprofezin WP on M.rubra scale insects

2.3.2.4 保护利用天敌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和生物药剂,达到以虫治虫、以螨治螨、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效果。据调查,浙江省杨梅害虫的天敌种类较多,捕食性天敌有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 Brauer)、大草蛉(Chrtsopa septempunctata Wesmael) [吉山花瑶]、异色瓢虫(Harmoia axyridis Pallas)和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 rubidus Hope)等,寄生性天敌有寄生介壳虫的跳小蜂科(Encyrtidae)、蚜小蜂科(Aphelinidae)、啮小蜂亚科(Tetrastichinae)和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等,寄生卷叶蛾的姬小蜂科(Eulophidae)和肿腿小蜂科(Cleonymidae Hymenoptera)等,寄生乌桕黄毒蛾的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等,其中,蚜小蜂、跳小蜂和广大腿小蜂的寄生率较高,是杨梅害虫的重要天敌。要保护好山林自然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充分发挥自然天敌作用,持续控制杨梅虫害发生。

3 讨论

杨梅是浙江省传统水果,大多数县(市)均有种植,在浙江果树种类中产值居第一位,是台州、温州、宁波和丽水等山区、半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对浙江省杨梅主产区系统普查和定点监测,并综合陈宗良(1995)、王洪祥等(1999)、龚洁强和王洪祥(2002)、来燕学等(2003)、刘又高等(2006)、戚行江(2014)等的研究,初步探明浙江省杨梅上发生的害虫种类有69种,病害有22种,其中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的主要病虫害,也是防控的主要对象。浙江杨梅栽培品种多,在台州和丽水等地以东魁杨梅为主,温州以丁嶴梅杨梅、宁波慈溪余姚等地以荸荠种杨梅、舟山以晚稻杨梅栽培为主,由于各地自然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模式和栽培品种不同,杨梅病虫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仅对浙江省杨梅病虫害进行面上初步普查,针对不同杨梅种植地域、不同海拔、不同种植果园,以及杨梅大小年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杨梅是无外果皮的裸果,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提出了杨梅病虫害防控对策和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相互协调、有机配合的绿色防控技术,对于科学指导杨梅病虫害防控、保障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项目单位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杨梅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能有效阻隔果蝇等虫害的危害,改善果实品质,提高鲜果售价,增加经济效益,是一项操作简便、生态高效的栽培管理模式,也是目前推进杨梅果实质量安全的创新技术。此外,诱虫灯和果蝇性诱剂等对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等害虫也有一定防效,可与防虫网配套使用,以提高对杨梅害虫的整体防效。

从浙江杨梅生产情况来看,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重,杨梅病虫害普遍用药防治(陈宗良,1995;龚洁强和王洪祥,2002;来燕学等,2003;刘又高等,2006;梁森苗等,2008)。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采收前15 d使用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效在90.00%以上,且这2种药剂已在杨梅上登记,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目前在杨梅上登记使用的农药还有噻嗪酮、喹啉铜、阿维菌素、矿物油和机油等,可用于杨梅粉虱、蚜虫、介壳虫和褐斑病防治,但杨梅卷叶蛾、尺蠖、癌肿病、赤衣病和白腐病等病虫害尚缺少登记使用的农药,究其原因,主要是杨梅在我国属特色小宗作物,用药安全要求高,登记成本和效益不成正比,农药企业缺乏登记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杨梅等特色作物农药登记的扶持力度,加快安全高效药剂筛选,做好田间药效和残留等方面试验,加快农药登记进程与农残控制标准制定,做到有药用、用好药、科学用,将依法依规和科学安全用药落到实处,确保杨梅的质量安全。

4 结论

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的主要病虫害,摸清其主要发生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主要防控对象。生产上要针对病虫害的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采用农业、生物、物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豆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瑰夏咖啡 云南咖啡 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6-01 21:53: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红掌在室内养有毒吗 绿植红掌养殖繁殖方法

    红掌在室内养有毒吗 绿植红掌养殖繁殖方法
    八仙花怎么养 家庭养法八仙花什么时候开花扦插时间和方法

    八仙花怎么养 家庭养法八仙花什么时候开花扦插时间和方法
    蟹爪兰 夏天要这样晒太阳 蟹爪兰叶子变薄变软了

    蟹爪兰 夏天要这样晒太阳 蟹爪兰叶子变薄变软了
    枸杞盆景怎么养 枸杞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枸杞盆景怎么养 枸杞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武汉医院铁树开花结果被摘  园丁师傅瞬间吓坏

    武汉医院铁树开花结果被摘 园丁师傅瞬间吓坏
    山茶花有哪个品种最香最好?你最喜欢哪一种

    山茶花有哪个品种最香最好?你最喜欢哪一种
    小蓝衣是什么,多肉植物小蓝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小蓝衣是什么,多肉植物小蓝衣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肉植物休眠时间,以及休眠时的养护管理

    多肉植物休眠时间,以及休眠时的养护管理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