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桔梗原产于北美洲之一种称之为德州蓝铃花(Texas blue-bell),经园艺家之栽培,改良,目前流行于世界各地,同时进入荷兰拍卖市场十大排行之列。其品种繁多花色由深紫蓝,玫瑰色,粉红色,白色至双色系列,花瓣有单瓣,重瓣。栽培又分早生种,中生种和晚生种等。用途除切花之外,亦作为盆花及花坛植物,洋桔梗在1970年年代中期首先引入台湾在埔里栽培,但因未充份了解生长开花习性,幼苗期长,生产不稳定,近年来生产情形才逐渐好转。洋桔梗系目前一新兴切花作物,栽培已遍及中南部各乡镇,面积也陆续增加。但由于花农对于洋桔梗之品种特性及种苗来源尚不甚了解,栽培过程困难重重,失败之机率仍然极高。
生长环境
洋桔梗可种植于防风,防雨之简易温室或较精密环境调节温室,甚至于露天栽培。栽培洋桔梗最适当温度在15℃以上,若要维持最佳品质,则白天温度应在25℃以下。尽管如此洋桔梗植株尚可忍受更高温度。在适当气候条件下,露天栽培是一项可行方法。其设施仅提供活动式覆盖塑胶布,于下雨时防止开花植株受到摧毁。不过在全日照下生产洋桔梗,相同品种比在温室内或具有外遮荫之植株为其长度之60%。目前台湾种植洋桔梗大多数采用隧道式塑胶布室,于冬季防寒仍有不足,夏季则温度往往超过30℃。因此,台湾种植洋桔梗之设施尚有改进空间。
栽培方法
整地:洋桔梗栽培对土壤pH值要求为6.3〜7.0之间,较一般花卉为高同时,土壤钙含量要高,磷肥要足够调整pH值,提高钙含量及磷肥施用应于整地时为之。整地时要充分耕锄和翻松土壤,避免底部硬层,影响洋桔梗根部生长。土壤病害如萎凋病,立枯病是常见现象,尤其在经常连作之土壤容易发生。整地时可用蒸汽或溴化甲烷(methyl bromide)加以消毒,或使用生物控制方法如加施有机肥以加速土壤微生物繁殖,降低病害发生。
筑畦:整地后开始筑畦,畦之宽度要配合覆盖不织布,点滴灌溉,防倒网之规格,防倒网规格有15厘米×15厘米及15×20厘米两种,生产高品质洋桔梗切花时往往使用双层网架。栽培密度则配合防倒网规格,光照强度及利用功能。通常室外中午超过65,000lux则视为强光,光照强度在32000〜65,000lux为最适当,在32,000lux以下则光照不足。台湾因季节性影响光照强度,可以自行选择。夏季或高强光下建议栽培密度为84株/平方公尺或以上,冬季或低光下栽培密度为64株/平方公尺。
育苗:洋桔梗种子相当细小约19000粒/公克(非沉淀),育苗技术高,设备要好,目前台湾业者均向专业育苗购买洋桔梗之穴盘苗或由贸易商代理进口穴盘苗选购要注意其品质,任何苗期之伤害均可能影响成熟时花茎的品质。在穴盘苗根系缠绕以前就应该定植,定植时勿伤及根部或使用过老化之穴盘苗以避免栽培时延迟生长或失败。种植时不要比原穴盘苗深并防止倒伏而感病。大多数人均认为洋桔梗穴盘育苗是最困难的,是以采用购买专业育成穴盘苗种植。以下是几点洋桔梗穴盘育苗时应该注意事项:
1.发芽温度介于22~24℃,不要超过28℃,否则会导致簇生现象(rosette)。
2.保持接近100%之湿度,用充足水分溶解种子包裹物质。
3.育苗介质中保持高含量钙和硝酸态氮。
4.育苗介质pH保持5.8以上。
5.育苗期视品种而定,以台湾气候8~10周可完成。
肥培:要种好洋桔梗土壤养分含量一定要充足有些栽培者在定植之后,即施用可维持3个月之缓效性肥料,另有些栽培者在定植之后,一开始即使用液体肥料(必达15号,1000倍液)。一般地,氮肥主要应为硝酸氮形态,钾含量要与氮相当。不管用点滴灌溉或喷雾灌溉方式,在每一次灌溉中其氮和钾浓度均为200ppm的。生产过程中除非土壤维持高钙含量,否则随时补充。钙含量补充最好是用硝酸钙溶液。
灌溉:。洋桔梗之灌溉须要小心为之过量之灌溉会提高植株对土壤病害感染率,若过度干旱则又导致延迟开花,花茎短细品质降低通常植株在低温,低光下其需水量较少。大多数栽培者在定植之初采用喷雾灌溉,待植株根系深入植床才改换点滴灌溉方式。在高温,高光下采用喷雾灌溉对植株效应较佳,于中午高温,高光下提高温室内部湿度可以促进洋桔梗花茎抽长,不过在花苞形成以后应避免采用喷雾灌溉,降低湿度以维持开花品质。
电照:洋桔梗之栽培随品种不同,其栽培期,开花品质均受到光强度,日照长短之影响洋桔梗栽培者所讨论之日照长度效应调整问题,已经获得充分经验;也就是在低光度环境下,给予补充光线可以促进花茎伸长及开花诱导。通常栽培者均习惯于采取16小时日照长度。以150Watt白色光灯泡间隔3米距离,行距则为4.5米在温室设施内进行之。
摘花苞:试验显示经电照处理对植株生长及切花品质有增进效果,洋桔梗经摘花苞处理可以延迟采收,调节市场供期1〜2周时间,对花农出货极为有利日本冢田氏(1991)指出长日处理促进花芽分化,可以增加花苞数及节间长度,提高切花品质,并且提早开花。反之,在春季定植,秋天切花的夏作型栽培,因经夏季的长日高温,很快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可在定植后或第一次切花后,作30天的短日处理(日长9小时)可促进增加节数,分枝数,以提高品质和产量。综合本场91〜92年试验结果显示,洋桔梗在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下,容易陷入生长障碍而进入簇生现象。洋桔梗适度休眠或生育期达90天,对切花品质有提高效果,夏季留宿根栽培因高温多湿,病虫害严重,又花梗细且短品质不佳。因此,建议洋桔梗种植应选择生长最适宜之温度(约20〜25℃间),即每年3月及10月为最适当之种植期(台南区平地)。
春化处理:。洋桔梗自播种至定植之育苗期共70天,低温处理30天定植至始花日共69天,采花期21天春季试验开始于低温期育苗(12〜2月),然于3〜4月间定植田间适于温度回温当中,此时洋桔梗开始生长。至5〜6月温度快速上升,植株生长快速。因此,自生长至开花为69〜90天。此结果与预期相符,即在低温期育苗种苗进行低温处理,其效果不佳。往年于高温期5〜7月育苗,7〜9月定植田间,种植后由于高温障碍植株即进入休眠之簇生化现象,必须至隔年4〜5月才恢复生长。于高温期(5〜7月)进行种苗低温处理经试验显示随品种低温需求之不同,可以打破休眠破解簇生化现象。
采收
当花苞开放一朵或以上时(台湾内销为3朵)洋桔梗则进行切花采收。洋桔梗栽培者经常将第一朵花有时和第二朵花在采收前摘除,这样可以在同一支花梗上获得较多花朵数。在台湾和日本洋桔梗切花贩售到市场均以10支为一束。有些市场要求使用套管,而台湾目前则使用立式容器运输方式。洋桔梗切花对乙烯并不敏感,采收后使用10%糖液处理24小时可以延长瓶插寿命。采收于上午进行后送集货场分级,包装,运销之前应先去除田间热,以确保品质。洋桔梗栽培期随品种和环境之不同由定植到采收,通常在低光照和低温下需要15周,而在高光照和适温下需要12周。然而要生产高品质切花则需要较低之温度和较长时间。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咖啡网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瑰夏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4-29 15: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