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粮仓”干渴 农田水利投入巨大收效有限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06-02 我要评论

2024年06月02日更新报导,从入夏以来就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各地维修水井,吃住都在工地。徐丙昌,这位在河南多年从事洗井工作的工程队负责人疲惫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河南,正在经

FX农业网 06月02日报导。

   “从入夏以来就没有回过家,一直在各地维修水井,吃住都在工地。”徐丙昌,这位在河南多年从事洗井工作的工程队负责人疲惫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河南,正在经历着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为了约见徐丙昌,记者驱车近百公里才“追到”了他刚赶到的一个新的水井施工地点。这口需要徐丙昌维修的水井是一口上世纪70年代打的老水井,位于长葛市石象乡冢王村,因为这场大旱,不得不重新使用。

   “以前对水井质量不重视,去年我们有时候一个月也接不到一个修水井的活儿,如今大旱后,大家都着急了。”徐丙昌表示,多年不遇的干旱加上水利工程质量标准的参差不齐,正在影响抗旱的效果。

  干涸的中原

   冢王村是幸运的,有老井可以维修再用,而河南平顶山、洛阳等地持续干旱已经使很多地方“十井九干”, 地势较高的区域人畜饮用水甚至都出现了困难,秋作物更是无水浇灌。

   8月14日,本报记者在郏县安良镇西部多个村庄看到,公路两侧的农田里,原本应该绿油油的庄稼如今一片荒芜。

   位于安良镇段沟村附近的十字沟水库,库底已经干裂,裸露的龟裂土地上不时能看到死鱼。目前,包括十字沟水库在内的安良镇7座水库已经全部干涸。

   “由于上半年就已经出现干旱的情况,夏粮收割后,干旱已经很严重,所以大部分农户就无法再种秋粮。”当地村民表示,庄稼已经无水浇灌,无奈只能撂荒口粮田。

   郏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给本报的通报信息数据显示,今年6月至7月降水量30.4毫米,仅为正常年份245.4毫米的12%,由于近年来雨水偏少,加之今年长时间、大范围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量大,该县遭遇了196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情。

   目前,郏县全县22座水库中21座已经干涸无水,13条河流全部断流,8353眼灌溉井3700眼干枯,地下水位平均下降15米以上。全县16.24万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吃水困难,其中有3.23万人出现饮水严重困难。

   不仅在郏县,河南郑州、许昌、平顶山、周口等多个地市,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干旱。

   河南官方13日通报称,旱灾造成河南直接经济损失超过72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经济损失为70亿元。

   河南省民政厅救灾处13日统计称,该省因干旱造成受灾人口1929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人口118万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114万人,农作物受 灾面积2163千公顷,其中绝收186千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89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70.8亿元。而一周之前,这一经济损失数据为 40.09亿元,农业损失为33.77亿元。

  严峻的旱情

   今年入汛以来,河南全省平均降雨量96毫米,较多年同期均值(240毫米)偏少60%,特别是6月份以来,全省平均降雨量仅有90.2毫米,是1951年以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呈现出严重的气象干旱。

   加上7月份以来,河南全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7月21日西北部和中西部达到40℃以上,其中孟州站42.9℃为全省最高,突破历史极值,全省近35%的小型水库基本干枯,农业灌溉已无水可用。

   7月底,不断蔓延的旱情导致河南秋粮受旱面积已达2310万亩,部分城镇出现供水危机。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了全省抗旱Ⅲ级应急响应。

   不仅在河南,今年高温干旱气象叠加,干旱发生范围广,旱情发展迅速。农业部数据显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甘肃、新疆等12个省区 目前均出现不同程度旱情。而今年旱情主要集中在河南平顶山、洛阳、漯河、许昌、焦作,河北廊坊、沧州、保定、唐山,陕西渭南等地,其中河南为本次旱灾的重 灾区,受灾面积逼近全国受灾面积的一半。

  近日河南大部分地区喜迎甘霖,干渴的农田等来了连绵的雨水。记者8月11日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据最新统计结果,河南省秋作物受旱面积为1269万亩,比8月4日统计减少1445万亩。

   虽然近日的降水对河南全省旱情具有明显缓解作用,但对改善平顶山、郑州、许昌、洛阳、南阳等地山丘区人口饮水困难情况帮助不大,据8月10日统计,全省仍有59.2万人、7.63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天灾”还是“人祸”?

   农谚常说:“有收无收在于水。”面临数年不遇的严重旱灾,人工浇灌则显得十分重要,水利工程作用更加关键。

   对于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水资源至关重要。虽然多年来河南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投入巨大,但“基础薄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状况仍普遍存在。

   本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水利设施较好的区域,旱情相对较轻,庄稼长势就相对良好,凡是遇到土地荒芜或者庄稼枯黄的地方,则多是水利设施不完善或者已经损毁无法使用。

   8月13日,记者在禹州市张得乡杜庄村公路两侧看到,农田里的玉米长势非常矮小,部分已经枯黄。杜庄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近几年我们村打的井很多,都是国家投资建设的,但就是水位不够,村民无法使用。”

   在郏县冢头镇仝村北侧,一片面积并不算大的农田被三个机井房包围着,村民李某气愤地告诉记者:“别看机井房这么多,但就是都不能用。”在郏县冢头镇兰育村等村庄,当地多位村民均质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规划、标准及工程质量等问题。

   据记者调查,近年来,国家及省、市、县相关部门对农业水利设施投入均非常大,仅农田水利一项,就有各级水利、国土、扶贫、农业、农开等部门相继进行投资建设。

   以郏县冢头镇为例: 2012年水利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投资1351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投资800万元的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和投资350万元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建设项目,仅冢头一个乡镇在一年时间内就有高达2501万元建设资金。

   如果说部分水利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是“天灾”等自然原因导致,那有些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则完全是“人祸”。

   在河南省新密市刘寨镇,一个2009年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如今却彻底被改变了用途。该项目建设公示显示:通过开发可新增灌溉面积3500亩,旱能浇,涝能排,农业设施配套齐全,每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200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但本报记者在项目区范围内的新密市刘寨镇崔老庄看到,标识有“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利设施损坏严重,旨在支持粮食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却变成了河南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区域。

   在河南省太康县朱口镇,国家2013年在该镇投资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灌溉配套设施也一直无法使用,致使农田无法灌溉,当地农民利益受到损害。

   在极端天气因素影响下,如果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或监管缺失,必然会影响抗旱减灾的效果。如何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标准,如何完善项目配套和验收、交接,如何提高后期维护和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水利设施能够发挥真正作用的关键问题。

   “应该注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标准,由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河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能雨丰而忘旱,临旱再掘井。”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咖啡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手磨咖啡 耶加雪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57:04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