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资讯 >

养殖奶牛怀孕两月内隐性流产的防治
奶牛怀孕2个月内隐性流产的现象经常发生,对养牛业是一种损失,应引起广大养牛户的高度重视。奶牛配种后1-2个月,经检查确诊妊娠,其后又出现发情表现,再经检查原有怀孕表征消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牛球虫病防治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牛球虫病多发生于犊牛。 症状:潜伏期为2~3周,犊牛一般为急性经过,病程为10~15天。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血吸虫病的防治
血吸虫病主要是由日本分体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血液吸虫病。以牛感染率最高,病变也较明显,主要症状为贫血、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北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常见胎产病的防治
一、子宫内膜炎这是引起奶牛不孕的重要原因,分急性与慢性两种类型。母牛生产(包括流产、难产处理)或配种后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侵入而引起。布氏杆菌病、滴虫病、不合理的操作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真胃移位的预防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是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真胃的正常位置发生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气肿疽病的防治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是牛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部位(尤其是股部)发生黑色的气性肿胀为主要特征,按压时有捻发音,故又叫黑腿病、鸣疽。病原体为气肿疽核菌,专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硒缺乏病的诊治
1 症状 患畜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被毛卷曲,离群呆立,站立不稳,喜卧,运动障碍,肌肉震颤,四肢麻木,腰背弓起,产奶量急剧下降,严重病例,食欲废绝,产奶停止,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乳房炎的预防要点
保持环境卫生 99.5%的奶牛乳房炎是由1~4个乳区细菌感染引起的,这些细菌多是通过奶头进入的。因此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牛床设计要合理,要有足够的垫草,并及时更换;及时清理粪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奶牛干乳后期的疾病管理
干乳后期系指干乳前期结束至分娩前的这段时间。通常也称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周的时间。 母牛在围产前期临近分娩,这时如饲养管理不当,母牛易染发各种疾病。因此,这一阶段的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肉鸭提高肉鸭成活率技术措施
一、选好鸭苗。选购鸭苗要到防疫工作较好的种鸭场,种鸭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禽出败、大肠杆菌病、鸭瘟、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预防接种,孵化场的防疫条件符合国家规定。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肉鸭啄羽如何防治
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饲养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啄击部位多为背部及翅尖,常造成羽毛稀疏残缺,毛囊出血,甚至皮肤撕裂,羽毛被连根啄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肉鸭用药需注意三点
目前农村中饲养肉鸭大有可图,因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但是养殖户为防治肉鸭疫病而滥用兽药、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很普遍。现就目前肉鸭用药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充分了解兽药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冬季养好肉鸭的经验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计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潮湿环境使雏鸭消耗热能较多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肉鸭夏养的关键措施
一、调整饲料营养和饲喂方式 1、调整饲料配方。鸭的采食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应适当提高饲料浓度,保证鸭每日的营养摄取量。 (1)用脂肪代替部分碳水化合物。这样不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山地大棚养殖土鸡的经验
近几年,山区农民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鸡舍,饲养不同种类型的土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现将山地大棚饲养土鸡的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场地选择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土鸡育雏注意事项
一、注意选择品种 要选用经选育的地方鸡种。这样仔鸡生长均匀、相对生长较快、毛色整齐一致。 二、注意室内温度 0~1周龄时为35℃~32℃,2~3周龄时为31℃~24℃,4周龄为23℃~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养殖河蟹长毛现象的防治
养殖河蟹在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在头胸甲和腹肢上长出毛状物,使蟹的表面很不干净,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营养不良,呼吸困难,螯足不夹人,甚至不能脱壳而死。导致这种情况的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如何放养优质土鸡的经验
一、选好良种。选养皮薄骨细、肌肉丰满、肉质细嫩、抗逆性强、体型为中小型的著名地方品种。 二、注重放牧。在育雏室内育雏30~40天转入大棚饲养。一般夏季30日龄、春季45日龄、
2020-11-08 综合资讯 我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