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两当县左家乡蚂蚱河村,触目所及,田地里都是成片的大棚,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香菇……
“现在正是采摘香菇的时候。”在其中一个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挑选香菇的村民洛彦龙,他面前的木板上,堆满了新鲜的香菇。
“首先要对香菇分个等级,再交售,等级不同,香菇的价钱也不一样。”洛彦龙一边忙着挑选,一边给记者介绍,“这是一级白面菇收购价每斤5元,这种是二级4.5元,还有这种中菇2.5元。”
据了解,今年洛彦龙家种植了3.5万袋袋料香菇,分布在十多个大棚里,目前各大棚都刚刚开袋。
“这一茬我们摘了1500多公斤,收入近2万元,估计还能摘500公斤。”洛彦龙说,大棚里的香菇最少摘四茬,预计今年能收入10多万元。
洛彦龙今年30岁,这是他第二年种植香菇。他说:“以前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也就混个温饱,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带动下,家门口就能赚大钱,真让人兴奋啊!”
确实如此,自2012年两当县以优惠政策引进黄波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并落户左家乡后,在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当地以香菇、平菇和地栽木耳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建成了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产业面积和效益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就是‘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洛彦龙告诉记者,黄波公司不仅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和部分生产资料,还与种植户签订最低保护收购价,同时按市场价随行就市收购产品,有效解决了群众为产品销售发愁的后顾之忧。
“最重要的是县政府把扶贫贴息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等惠农政策向食用菌产业发展倾斜,大力扶持贫困村农户发展香菇栽植。目前蚂蚱河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香菇。”
提供香菇种植大棚、入户培训指导、每袋香菇补助1元……政府的各种帮扶举措,不仅解决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期投资资金不足等问题,更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蚂蚱河村村民还实现了就近务工创收。
“我平时在家干点农活,农闲时就到这里打点零工。”正在黄波菌业翻菌棒的侯彩霞告诉记者,黄波菌业离自己家很近,在这里打工既能挣钱补贴家用,还不耽误照看孩子,一举两得。
看着村子里忙碌的景象,村支书感叹道:“以前村民们住在山里,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易地搬迁后,不仅84户村民都建起了新房,还通过发展香菇产业,家家户户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这么好的日子,真是做梦也没想到!”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咖啡豆 花魁咖啡 咖啡 手磨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咖啡豆 花魁咖啡 咖啡 手磨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网 耶加雪菲 云南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2-22 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