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可(左一)在果园里忙碌着。
十多年前,双土镇无量村是云阳县最贫困的山村。如今,海拔1000多米的无量山上,梨树漫山遍野,村民们纷纷尝到种植梨树的“甜头”,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这一切都是因为杨大可,从四川大学毕业的他放下城里的工作,回村带领村民致富创业。2006年,这个当年的高材生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杨大可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却是第一个放弃城里工作、回到村里创业的年轻人。
1999年,杨大可刚从四川大学应用电子系毕业,就被成都一家通讯公司录用。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是许多山里娃的梦想。就在家人为他能在城里扎根感到高兴时,杨大可却决定:辞掉工作回老家创业。
杨大可说,自己曾多次去成都龙泉驿游玩,那里的特色观光农业,让他大开眼界。他想到爷爷曾说过,越是贫困落后的地方,越需要技术和人才。解放前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系的爷爷,就回乡种过梨树,家里至今还有几十亩梨园。“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为何不回老家干一番事业?”杨大可想。
2000年,杨大可毅然辞去工作,回到老家当农民。白天,他和父母上山开荒、除草、打窝;晚上,抱着书自学梨树种植技术。一个月后,后山的荒坡开垦出来了。杨大可向亲戚朋友借款5万多元,跑遍湖南、北京、吉林等十多个省市,引进了300多个梨树品种,带动村民一起种植。
2003年,无量村梨树种植初具规模,面积达到2000亩,水果批发商排队上门收购。2005年,杨大可注册了无量山第一个品牌“大可牌”水晶梨。
2006年,杨大可开始无偿向村民传授梨树种植技术。那一年,他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还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多数村民多年靠山吃山,手里哪有钱来承包土地种梨?他们担心没有技术,害怕见不到效益、钱打了水漂。”杨大可动员乡亲们都来种梨,主动与村民签订承包协议:他将种苗提供给村民,实行包成活、包技术、包回收,成活率不低于95%,挂果后村民再付种苗款。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杨大可发起创建了云阳县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承包协议,到2007年,全镇水晶梨种植面积达到了4500亩。
为帮助乡亲们买到便宜的化肥,杨大可垫资3万余元,从新县城购回果树专用肥料32吨,满满两车肥料从县城运到无量村。之后,他又多次前往万州购回了农资农药,仅这两项,就为乡亲们节约资金3000多元。
如今,41岁的杨大可已是云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的会长。“这几年村里发展得很不错。”杨大可说,云阳县大果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476户村民发展梨树种植,无量山上梨园的年销售总收入已达到1200万元。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云南咖啡 咖啡 瑰夏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手磨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云南咖啡 咖啡 瑰夏咖啡 耶加雪菲 咖啡豆 手磨咖啡 咖啡网 精品咖啡豆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02-22 0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