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会以“米虫”来形容好吃懒做的人,却不知台湾有位硕果仅存、勤劳不懈的“米虫博士”。农业试验所副研究员姚美吉研究米虫31年,一年到头走访全台各地农会榖仓,只为减少米虫对稻谷的影响,帮所有谷仓守护每一粒稻谷,让人们能尽情吃下一碗又一碗的米饭。这位全台唯一的米虫研究员,最近荣获年度“优秀农业教育及推广人员”奖!
接棒日治时期以来米虫研究,长跑31年不辍
名字乍听很像女生的姚美吉,其实是个温文谦恭的男士;51年次的他,是虔诚的基督徒,在中兴大学昆虫系完成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退伍后来到农试所,一做就超过三十年。
“我以前在学校是研究菜虫,来农试所变成研究米虫。”姚美吉在硕士班研究的是小菜蛾的抗药性,因为昆虫专业,一进来农试所就被赋予了接棒“米虫”研究的重大任务,“那时米虫的研究人员是64岁的林欉先生,他从日治时期就在研究米虫,但我来农试所的时候,他再一年就要退休了。”
姚美吉第一年跟着师傅林欉学习,而后师傅退休,留下助手协助姚美吉。往后的日子里,退休的林欉也不时回来为他解惑,直到姚美吉能够独当一面。
“我最常去的地方则是谷仓,任务就是要尽可能保护每一粒米。”姚美吉说话声音温柔平缓,但一说到米虫,就会默默地加速。
水稻收割离田后的害虫,才算“米虫”
东方人以米饭为主食,无论从面积还是产量来看,水稻都是国内第一作物,负责国内农作物产销的农粮署,甚至编制一位副署长专管水稻。如此重要的作物的害虫:米虫,自然是头号公敌。
说起米虫,姚美吉首先厘清:“水稻离开田后遇到的虫,才算米虫。”他表示,水稻田间主要害虫如:二化螟、褐飞虱、瘤野螟及黑尾叶蝉,食性和生活习性与米虫不同,只适合在田间生活,“水稻害虫多是半翅目,像是褐飞虱喜欢刺吸水稻汁液,但水稻烘干成谷子后,外层的稻壳很硬,褐飞虱的食器(嘴)就戳不进去了。”
但若田间和谷仓的害虫不同,那米虫究竟从何而来?“谷仓没有做好管理的话,米虫根本就是自己养的。”姚美吉表示,水稻收割后必须进稻谷烘干机,而烘干机每年使用时间只有在一、二期水稻收成后,其余时间都是闲置的,若没有定期清理稻谷烘干机及谷仓,烘干机输送带中、谷仓地面上的残谷便会吸引米虫前来“定居”,而之后新谷烘干或是进仓,刚好帮米虫“补货”。
台湾常见四大米虫:米象、榖蠹、麦蛾、外米缀蛾
一般人印象中的米虫就是洗米时冒出的黑色小虫,也就是米象,不过米象只是米虫王国当中的一员而已。全世界米虫约有五百多种,其中台湾约有一百多种,现在常见的米虫约20种,除了最常见的米象,另外还有榖蠹、麦蛾及外米缀蛾。种类涵盖鞘翅目与鳞翅目,为害作物则不局限于水稻,连五谷杂粮都可能是米虫的目标。
姚美吉说明,不同种类米虫危害的时间点及位置都不同,可分为初级危害及次级危害。能够直接吃、造成危害的米虫属于初级危害,而初级危害发生后,才跟着来吃的米虫,便属于次级危害。而稻谷的颖壳去掉前后会遇到米虫也不同:储存在谷仓里、尚未去除颖壳的稻谷,容易受到榖蠹和麦蛾危害;碾米过程中易受外米缀蛾危害;脱壳后的糙米则易受到米象的危害。


- 瓠子大量上市,吃到发苦的赶紧吐掉!毒性堪比砒霜!
- 亩产可达上千斤!我国成功种植出“巨型稻”!
- 广西一水稻田里掺杂着辣椒!要种辣椒味的水稻?
- 山东寿光使用无土栽培技术把红薯种到了空中!单株产量高达1200斤!
- 一半嫣红一半鹅黄!四川攀枝花学院现罕见双色睡莲!
- 昭苏高原 4000 亩香紫苏盛开!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
- 云南华宁人工培育林下鸡枞菌半年已冒头30多窝!未来“鸡枞自由”不是梦!
- 两广的捻子开始成熟了!网友: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 南方牛实现荔枝自由!网友:你这牛吃的明白吗,起开让我吃!
- 顺德网友提醒:基孔肯雅热严峻!水培植物还能养吗该如何处理?
- 原来新鲜荔枝肉是透明的!北方网友:以为透明的是坏的!
- 广西水果吃到腻?广西老表晒出龙眼丰收预告!
- 怎么判断见干见湿的感觉呢?如何判断蝴蝶兰该浇水了呢?
- 蝴蝶兰灰霉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蝴蝶兰灰霉病如何防治呢?
- 夏天养花需要天天浇水吗?夏天枯萎的植物有哪些呢?
- 番茄要修剪枝叶吗怎么剪枝呢?番茄修剪要看天气吗为什么?
- 番茄开了花就掉了是怎么回事?番茄开的花总是掉怎么办?
- 番茄盘栽有臭味怎么回事?番茄盘栽有臭味怎么处理干净?
- 番茄种子晒太干了还能发芽吗?番茄种子晒太干了怎么办?
- 蝴蝶兰不会浇水怎么办呀?蝴蝶兰淋水注意哪些事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