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中低产田 突破胡焕庸线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06-02 我要评论

2024年06月02日更新报导,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FX农业网 06月02日报导。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创纪录的“十一连增”,总产达到12142亿斤,比上年增加103.2亿斤。粮食连续11年增长,是令人欣慰的,但今后的粮食生产如何保持增长势头?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改造中低产田?在确保“第一粮仓”三大平原区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如何全面规划,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段子渊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

  “十一连增”下的高起点连增困难

  主持人: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应该说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很多业内专家都表示,对粮食安全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您怎么看?

  段子渊:我国粮食总产连续取得了“十一连增”,这是来之不易的成就。但中国粮食安全也遇到高起点的连增困难。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一次经济安全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六大农产品都需要进口,粮食安全不容忽视。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说明我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我国目前每年进口8400多万吨粮食,除大豆6000多万吨外,谷物进口也达到近1500万吨。此外,每年还要进口450万吨棉花、454万吨食糖、809万吨植物油。中国已成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净进口国,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

  但国际市场的粮食出口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中国农产品的价格接近“天花板”、而生产成本的“地板”不断攀升;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重;国家支农补贴负担沉重;粮食生产效益不断下滑;南方雨热丰沛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北方缺水区粮食生产代价不断提高呈现的“六重挤压”持续凸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巨大。

  张正斌:要保持粮食总产连增,必须实现中低产田的改造。但中低产田改造面临着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缺水问题,我国有9亿亩旱地,占中国耕地面积的50%。二是土地质量(盐碱、沙地),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达2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三是农业科技投入不高,由于中低产田一般地处边远,基本农田改造、农业机械、灌溉、肥料等投入较少,形成了长期的广种薄收的种植习惯。四是缺乏抗旱抗盐抗逆生物品种,产量低而不稳。

  主持人:面对这样的困境,政府有何应对策略?

  张正斌:实际上,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内容。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农业时就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大主题就是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014年5月,习近平到河南考察农业又指出,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而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机遇、逆境中创造条件,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

  这些都体现了中央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视。

  建设中国的两大粮仓

  主持人:刚才提到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是保证粮食增长的必然途径,那么,如何加快改造中低产田?

  段子渊:我认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渤海粮仓”和黄淮南片的“淮北粮仓”是新的突破口。

  2014年2月,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提出了科技部从五大方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其重点就在渤海粮仓和旱作农业科技工程。

  中国科学院在近十年研究的基础之上,先期部署,取得一定面积的示范成功后与科技部联合河北、山东、辽宁、天津“三省一市”启动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已获得了重要进展和预期成果。汪洋副总理专程到项目区的山东无棣县调研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4年张正斌牵头撰写的《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粮仓》建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张来武专程到安徽省进行科技支撑粮食安全的调研,他建议在黄淮海等地区建设第二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充分发挥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探索中低产田粮食增产技术模式和“一二三”产业融合技术体系,为解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近期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按照院长白春礼对建设淮北粮仓的批示精神,已安排1000万元资金联合安徽省农委、科技厅等多个省直部门、亳州市涡阳县和龙亢农场一起,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淮北区涡阳县和龙亢农场开展砂浆黑土治理、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筛选与培育、机收高产玉米品种培育、水利设施完善和智能化机械作业及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等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联合攻关,为国家任务的部署进行前期探索。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耶加雪菲 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耶加雪菲 咖啡 咖啡网 手磨咖啡 云南咖啡 花魁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瑰夏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6-03-20 23:37:59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云南种植牛油果几年结果?云南适不适合种牛油果。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财政部紧急安排中央预备费百亿 抗旱保秋粮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龙眼接荔枝会结果吗?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诞生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欧盟旱情报告:欧洲今年干旱情况或达500年最严重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 美国“番茄危机”悄然而至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高温大旱 西湖龙井茶树9成被“晒干”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总是吃不到树上自然熟的芒果?怎样辨别自然熟和催熟的芒果?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上海解决本地蔬菜供应问题,抢种绿叶菜8万亩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