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文)养蜂界也有远来和尚会念经的迷思,蜂农热爱带有远方基因的蜂后,相信这是多子多孙、多产量的保证。
然而,人工杂交育王引发蜂蟹螨(Varroa destructor)扩散,全世界蜂农头痛不已。台湾也不例外,根据苗改场从2016到2017年间的统计,通报蜜蜂急性中毒的案例中,有九成验出防治蜂蟹螨的福化利,可见螨害普遍。

蜜蜂杂交大迁徙,蜂蟹螨跟着来
全世界养殖最多的西洋蜜蜂之下,有台湾常见的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gustica),还有西西里蜂(Apis mellifera siciliana)、欧洲黑蜂(Apis mellifera mellifera)等31个亚种。由于亚种彼此间可以交配,育王专家让欧洲、非洲、中东、中亚等亚种杂交,子孙满堂交易兴盛,这些高产的西洋蜂也开始“殖民”亚洲。
1960年,在日本的西洋蜜蜂首次传出蜂蟹螨的疫情,很快地蔓延到前苏联国家。1970年代扩散到中南美洲,意大利在1981年通报第一起案例,欧洲国家接着一一沦陷,美国、新西兰和澳洲也都无法幸免于难。
“西洋蜜蜂征服了亚洲,然后回传欧洲,结果带来了蜂蟹螨。”意大利昆虫学家方塔纳(Paolo Fontana)向《上下游》记者一边说明,一边画着传播路径,“欧洲原本没有蜂蟹螨,但早已经存在亚洲,因此东方蜂(Apis Cerana)慢慢演化出与不速之客‘共存’之道,像是分蜂频繁,舍弃蜂蟹螨盘据的旧巢。此外,东方工蜂的孵育期比较短,寄生在蜂卵的蜂蟹螨来不及长成,受害较严重的是孵育期较长的雄蜂。”

应培养在地蜂种,而非让杀螨剂残留在蜂巢
由于全球的养蜂业高度仰赖西洋蜂,蜂蟹螨的疫情蔓延后,养蜂的工作变得复杂沉重,杀螨成了必备的本领。“麻烦的是,化学合成的杀螨剂常常残留在蜂巢。”方塔纳指出,许多蜜蜂相关的产品遭到污染,其实是蜂农自己造成的。
有机杀螨的技术日渐成熟,像是利用酢酱草酸搭配隔离蜂后。但方塔纳提醒,“对抗蜂蟹螨之际,重要的是让蜜蜂恢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要再把成千上万的意大利蜂运到挪威去,在夏天的时候采了许多蜜,但全都熬不过冬天。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在地的蜜蜂,像是台湾就该培养适合台湾的在地蜂种。”
农药是威胁,大规模单一栽种的作物让蜜蜂饿死
蜜蜂孱弱、消失,许多作物的授粉成了问题,美国的苹果、桃子和樱桃身受其害,农家的收入跟着结果率一起下滑。农人转向其他授粉昆虫求救,像是独居的蓝色果园蜂(Osmia lignaria)、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等。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手磨咖啡
咖啡
咖啡网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花魁咖啡
云南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
咖啡网
瑰夏咖啡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耶加雪菲
精品咖啡豆
咖啡豆
花魁咖啡
云南咖啡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10-18 12:16: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精彩导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