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种植需防哪些虫害?

来源:农讯网 作者:农讯网编辑 2024-06-12 我要评论

2024年06月12日更新报导,月季种植需防哪些虫害?请给予介绍月季种植要防以下虫害:一、黄刺蛾学.,为鳞翅目刺蛾科,别名为刺蛾、八角虫、八角罐、痒辣子、毒毛虫。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除了危害月季外,还危害海棠、枣、紫荆、桑树、...

FX农业网 06月12日报导。

月季种植需防哪些虫害?请给予介绍


月季种植要防以下虫害:
 一、黄刺蛾学.,为鳞翅目刺蛾科,别名为刺蛾、八角虫、八角罐、痒辣子、毒毛虫。全国各省几乎都有分布。除了危害月季外,还危害海棠、枣、紫荆、桑树、苹果、梨、桃、杏、山楂、柿、石榴、榆等多种园林植物。 
   
  1.危害特点 
   
  低龄幼虫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眼状,形成白色圆形半透明小斑,几天后小斑连成大斑。幼虫长大后将叶片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只残留主脉和叶柄,成为光干。严重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枯死。刺蛾的毒毛剌人痛痒。 
   
  2.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扁平,长径1.4至1.5毫米,短径0.9毫米。表面有线纹,初产时黄白,后变淡黄色。多产在叶面上,常成数十粒的卵块。 
   
  蛹:长11至13毫米,椭圆形,肥大,黄褐色。茧石灰质坚硬,椭圆形,茧上有数条灰白色与褐色相间的纵纹,似麻雀蛋,紧贴于枝干上。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至25毫米,肥大,呈长方形,体色为黄绿色。头较小,淡黄褐色隐于前胸第1节下方。前胸宽大,黄绿色,前胸盾,半月形,左右各有1黑褐斑。体背面有1紫褐色哑铃形大斑,边缘发蓝。胴部第2节以后各节有4个横列的肉质突起,上生刺毛与毒毛,其中以3、4、10、12节者较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枝刺。气门红绿色,上下边缘深绿色,气门淡黄色,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上有黄毛,腹部淡黄色。臀板上有2个黑点,胸足极小,腹足退化,第1至7腹节腹面中部各有1扁圆形“吸盘”。体中部两侧各有两条蓝色纵纹。 
   
  成虫:体长12至16毫米,翅展35毫米左右。体肥大,黄褐色,头胸及腹前后端背面黄色。触角丝状灰褐色,下唇须状弯过头顶。复眼球形黑色。前翅顶角至后缘基部1/3处和臀角附近各有1条棕褐色细线,内侧线的外侧为黄褐色,内侧为黄色;沿翅外缘有棕褐色细线;黄色区有2个深褐色斑,均靠近黄褐色区,1个近后缘,1个在翅中部稍前。后翅淡黄褐色,无斑,边缘色较深。腹背黄褐色,足棕褐色。 
   
  3.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杈、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蛹期15天左右。6月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羽化后不久交配产卵,卵产于叶背,单粒散产,1个叶片可产几粒,半透明。卵期7天左右。7月幼虫陆续老熟,在枝干等处结茧越冬。 
   
  4.防治方法(1)秋冬季摘虫茧或敲碎树干上的虫茧,减少虫源;(2)在成虫发生期,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3)幼虫群集危害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捕杀时注意幼虫毒毛;(4)幼虫3龄前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等;(5)幼虫大面积发生,可喷施20%速灭杀丁2000至3000倍液、2.5%敌杀死1500至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至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6)保护天敌,如刺蛾紫姬蜂、螳螂、蝽等。 
   
  二、月季长管蚜.,月季长管蚜属同翅目蚜科。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十姊妹等蔷薇科属园林植物。 
   
  1.危害症状 
   
  以若蚜、成蚜群集于新梢、嫩叶和花蕾上危害,受害的嫩叶和花蕾生长停滞,不易伸展,还常因排泄物粘附叶片,影响观赏价值。严重时诱发煤污病,造成植株死亡。 
   
  2.形态特征无翅孤雌蚜:体型较大,体长卵形,长4.2毫米。头部黄色至浅绿色,胸、腹部草绿色,有时橙红色。缘瘤圆形,位于前胸及第2至5腹节,背面及腹部腹面有明显瓦纹,头部额瘤隆起,并明显地向外突出呈“W”形。触角6节,丝状,色淡,全长3.9毫米,第3节有次生感觉圈6至12个。腹管黑色,长圆筒形,端部有网纹,其余为瓦纹,全长1.3毫米,约为尾片的2.5倍。尾片圆锥形,淡色,表面有小圆突起构成的横纹,具曲毛7至9根。 
   
  有翅孤雌蚜:体长3.5毫米,体稍带绿色,中胸土黄色,腹部各节有中斑、侧斑、缘斑,第8节有大而宽的横带斑。触角长2.8毫米,第3节有圆形感觉圈40至45个,分布全节,排列重叠。翅脉正常。腹管长0.76毫米,为尾片的2倍,有毛14至16根。其余特征与无翅孤雌蚜相似。 
   
  若蚜:初孵若芽体长约1毫米,初为白绿色,渐变为淡黄绿色,腹眼红色。 
   
  3.生活史及习性在华北地区月季长管蚜每年发生10至20代,以成蚜和若蚜在花茎干残茬的芽腋间越冬。春季月季萌发后,越冬成蚜在新梢嫩叶上繁殖,从4月上旬起开始危害嫩梢,花蕾及叶反面有时可盖满一层。4月中旬起有翅蚜陆续发生,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5月中旬是第一次繁殖高峰,7至8月高温和连续阴雨天气,虫口密度下降。平均气温20℃左右,气候干燥,相对湿度70%至80%时(即5月和10月前后)繁殖最快,危害最严重。 
   
  4.防治方法(1)秋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剪除10至15厘米以上所有茎干烧毁;(2)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天敌,尽量少用广谱性农药,选用适合的生物农药。可使用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喷雾防治;(3)虫口密度较高时,可喷洒50%辛硫磷1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至2500倍液、50%抗蚜威3000倍液、2.5%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6%吡虫啉3000至4000倍液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喷时注意安全;(4)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可有效防治蚜虫和其他害虫;(5)保护异色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6)氧化乐果对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在此类树种上防治蚜虫时一般尽量不用。 
   
  三、月季叶峰.,属膜翅目三节叶蜂科。又名蔷薇叶蜂、蔷薇三节叶蜂、玫瑰三节叶蜂、黄腹虫。国内主要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南、华中、华东等地。月季叶蜂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黄刺玫、十姐妹、玫瑰等园林植物。 
   
  1.危害症状以幼虫咬食寄主叶片,常数十头群集在叶片上,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粗叶脉。雌虫产卵于枝梢,可使枝梢枯死,极大影响月季正常生长及花的观赏价值。 
   
  2.形态特征 
   
  卵:长椭圆形,橙黄色,长约1毫米,一端稍粗,近孵化前变为绿色。 
   
  蛹:头胸部褐色,腹部棕黄色,长9毫米左右。 
   
  茧:椭圆形,丝质,长11毫米左右,灰黄色。 
   
  幼虫:1至4龄幼虫体绿色,头、胸、足黑色;5龄幼虫头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0毫米左右,头橘红色。触角粗短,基部淡红色。胸、腹部黄色或橙黄色,臀板黑色,并着生细小刚毛。胸部第2节至第8节背面各有3横列黑褐色毛瘤,每列6个,明显排列成6纵行,其余各节有1至2列毛瘤,纵向排列。胸部和腹部2至8节气门下方各有1个较大的黑色毛瘤。腹足6对,着生于腹部2至6节及最后1节上。 
   
  成虫:雌成虫体长7至9毫米,翅展16至20毫米。触角3.5毫米,3节。体、翅、足为蓝黑色,有金属光泽。中胸背面呈“×”形凹陷。腹部橙黄色,其背面胸、腹交界处,有胸部向后延伸的舌状黑斑。产卵器呈双镰刀状,分上下两瓣。上瓣有8条螺旋状的脊纹,下瓣有9条带齿状的脊纹。锯具12个锐利的锯齿。不产卵时,藏匿于腹末阴沟中。 
   
  雄成虫比雌成虫略小,体长5.5至7.5毫米,翅展13至16毫米。触角4.5毫米。腹部1至3节及第7节背面中央有褐色横纹。前翅黑色,半透明。其他与雌成虫相同。 
   
  3.生活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翌年4至5月间化蛹,6至7月间成虫羽化,9至10月份以第二代老熟幼虫入土做茧越冬。雌成虫产卵时用镰刀式的产卵管在寄主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呈“八”字形双行排列,外表可见2至2.5厘米的条状产卵痕,经3至5天产卵痕外露清晰可见。每雌产卵30至40粒,卵孵化后新梢几乎完全破裂,变黑倒折,卵期约1周。初孵幼虫爬到附近叶片上危害,有群集习性,长大后分散取食,栖息时常将腹末数节翘起。 
   
  4.防治方法(1)冬春季在花木附近挖茧消灭越冬幼虫;(2)在成虫产卵盛期剪除产卵枝梢;(3)幼虫发生期人工捕捉幼虫;(4)在低龄幼虫期,选用生物农药,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毫克的Bt可湿性粉剂500至7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800至1000倍液,效果较好;(5)幼虫发生期,采用化学农药,如喷施90%敌百虫晶体800至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至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00至3000倍液。 
   
  四、月季白轮盾蚧.,又名月季白轮蚧、拟蔷薇白轮蚧,属同翅目盾蚧科。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玫瑰、黄刺梅等。 
   
  1.危害症状 
   
  以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枝干上吸取汁液,发生严重时,整个枝干布满蚧体,被害处颜色变褐,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植株抽条,甚至枯死。 
   
  2.形态特征 
   
  卵:紫红色,长椭圆形,长径约0.16毫米。 
   
  若虫:初龄若虫,体橙红色,椭圆形。暗紫色,其上分泌有白色蜡丝。触角5节,端节最长。腹末有l对长毛。 
   
  成虫:雌虫介壳灰白色,近圆形,直径2.0至2.4毫米。壳点两个,第一壳点淡褐色,靠近介壳边缘,叠于第二壳点之上;第二壳点黑褐色,近介壳中心。雄成虫体长为1.2毫米,宽1.0毫米,头胸部膨大,中胸处最宽,头缘突明显。后胸和臀前腹节侧缘呈瓣状突出,初期橙黄色,后期紫红色。臀叶3对,中叶位于臀板凹缺处,基部轭连,内缘基部直,端半部向外倾斜;第2、第3叶均双分,端部圆。背腺管5列,第2至4腹节亚中群均为前后2排。围阴腺5群。雄介壳长0.8毫米,宽0.3毫米,白色,蜡质,两侧近平行,背面有3条纵背线,壳点位于前端。 
   
  3.生活史及习性 
   
  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和2龄若虫枝干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卵产于壳下,5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每雌产卵量为130粒左右。成虫、若虫常群集于2年生以上枝干或皮层裂缝处危害,严重时好像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若虫孵化后从介壳下爬出并在枝干上缓慢爬行,蜕皮后固定危害。此时在枝干上可明显看出暗紫色的若虫,体背蜡丝隐约可见。有世代重叠现象。 
   
  4.防治方法 
   
  (1)月季休眠期,喷施波美5度石灰硫磺合剂,或松脂合剂8至10倍液,可有效地降低越冬虫口密度; 
   
  (2)结合修剪等管理,及时剪除受害严重的枝叶并集中深埋; 
   
  (3)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施后浇水; 
   
  (4)若虫孵化盛期后7天内,在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若虫期),一旦介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点击获取更多月季种植技术
点击获取更多花卉种植技术

本站推荐: 买得易 折扣信息 网上购物大全 买得易网 双鱼座 水瓶座 摩羯座 射手座 天蝎座 天秤座 云南咖啡 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咖啡网 云南咖啡 咖啡 瑰夏咖啡 手磨咖啡 咖啡豆 手冲咖啡和咖啡机区别 花魁咖啡 精品咖啡豆 耶加雪菲 咖啡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8-07-18 13:44:0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怎样防治大叶黄杨叶斑病?是细菌还是真菌引起的用什么药

    怎样防治大叶黄杨叶斑病?是细菌还是真菌引起的用什么药
    龟背竹水培扦插繁殖方法 如何让龟背竹发侧芽龟背竹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龟背竹水培扦插繁殖方法 如何让龟背竹发侧芽龟背竹怎么养才能更旺盛
    仙人球开花是什么兆头?开花时间多长 能放在家里养吗

    仙人球开花是什么兆头?开花时间多长 能放在家里养吗
    芦荟种植方法怎么浇水才能长得茂盛?芦荟夏天浇水的正确方法

    芦荟种植方法怎么浇水才能长得茂盛?芦荟夏天浇水的正确方法
    映山红杜鹃花无土繁殖管理

    映山红杜鹃花无土繁殖管理
    徒长的仙人掌能扦插吗?

    徒长的仙人掌能扦插吗?
    碧玉的繁殖与栽培

    碧玉的繁殖与栽培
    樱花树栽培技术与管理

    樱花树栽培技术与管理
网友点评